专注养龟30年
坚持外塘养殖
×

龟谷鳖老佛系龟趣闻---鹰龟大战

龟和酒早有联系,远在古代便有人用龟肉制酒,名曰“龟肉酒”。其配料是用生龟三枚去肠,以水五升煮成三升浸酒米四升酿制。 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附诸药方》载:“龟肉酒治十年咳嗽。”现代有些酒厂,利用龟肉的滋补作用,制成滋补药酒,如“龟鹿酒”、“龟龄集酒”、“龟台四童酒”等。湖南有种“龟胶酒”,以洞庭湖乌龟龟板熬制的龟胶作主要原料, 配以构杞、以纯粮白酒为酒基精制而成。 品龟酒,使人联想到大自然中品种繁多的乌龟,如国龟黄缘。在湖北有种龟看起来憨头憨脑,其实很聪明,居然能上天斗老鹰,这种乌龟背高、色红,嘴钩似鹰,尾巴如锯子般锋利。当见到鹰在天空飞翔时,此龟即放出一种老鹰喜闻的腥味,引诱老鹰飞下而啄。当鹰啄到乌龟的头处时乌龟即闪电般伸岀钩嘴紧紧钳鹰嘴,任凭鹰怎样抽也抽不出来,于是老鹰只好带着乌龟在空中飞翔,乌龟这时挥动利锯般的长尾向鹰乱刺,鹰受伤后越飞越低,终于摔掉在地上致死。乌龟用尾把鹰头、腿、翅膀锯下,再把鹰身锯成一块块然后慢慢品尝……可惜这幕乌龟上天斗老鹰的奇观不常见!

标签:养龟文化2018-11-28 21:14:44
龟谷鳖老佛系龟之佛喻---小儿放龟趣事

曾有一个小儿,在岸上游戏,无意中抓到一只大龟,想要杀掉它,却不知怎样下手,便问人道:“怎么才能杀掉呢?”有人告诉他:“你只要掷入水中去,立刻就可以把它淹死。”当时小儿听信了他的话,就将乌龟掷入水中。龟得了水,便游走而去。 在《百喻经》中,有一个关于“小儿得大龟”来比喻愚人纵意恣情,不但无法解脱,反堕入恶途。 佛陀以此教诫弟子,凡夫之人也是如此,想守护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,修行种种功德,不知如何入手,便问人道:“做什么样的事情、因缘,才能得到解脱呢?”而邪见外道、天魔波旬及不善的朋友、恶导师就对他说“你只要纵意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,恣情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五种欲望之中。照我的话去做,必定能得触脱。”而愚笨的人依照别人的话去行为,这样的愚人在身坏命终后就堕入于三恶道,就如同像那小儿将龟掷于水中一样,反而让乌龟逃脱了。

标签:养龟文化2018-11-28 21:09:11
龟谷鳖老佛系龟之佛喻---乌龟保命

在很久以前,有一条河,河中有草,曾有一只乌龟居住在其中,当时有一只野牛出来觅食,远远看见乌龟,于是立即冲过来想要捉取乌龟。 乌龟看见野牛来势汹汹,赶紧把头、尾、双手、双足立刻缩入壳中。野牛还是不死心,守在旁边,心想一等乌龟伸出头来,就把它吃了。 等了很久,乌龟还是不出来,野牛又饿又累,只好忿恨地离去! 佛陀告诫比丘:“汝等大众也是如此,要知道天魔波旬常常趁机等着你们的眼贪着于色,耳闻声,鼻嗅香,舌尝味,身觉触,意念法,企图使你们六根贪着六境,伺机攫取你们的心命。因此,比丘们,你们应当严守眼的戒律威仪,乃至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根的律仪,出入自在,无有贪着,使天魔无法扰乱心思。”于是佛陀就说了以下的偈公有颂。 龟虫畏野牛,藏六于壳内, 比丘善摄心,密藏诸觉想, 不依不怖彼,覆心勿言说。

标签:养龟文化2018-11-28 20:24:37
龟谷鳖老佛系龟之佛喻——乌龟有四

三、枯龟丧命 枯龟即老乌龟。大禹治黄河时,从洛水浮出一神龟,由于背壳有文字,所以被捕杀,禅宗于是根据这一典故比喻锋芒太露而遭到祸害。《从容录》第十则言:“枯龟丧命因图像,良驷追风累缠牵。” 四、乌龟上树 乌龟本来是住于水中,不可能上树,所以禅宗每以此语,来比喻超越分别作用的境地,或指禅者自在无碍的机用。 五、乌龟子 本指置于须弥坛(法座)下的乌龟雕刻,后转而指法席下愚昧无知的参禅学人。 《从容录》第四十四则中说“须弥座下乌龟子, 莫待重教点额痕。” 六、乌龟向火 乌龟属水中动物,本性惧怕炙热,如果向火爬行,应该是无心之举;禅宗于是以之来比喻禅者不存思量念计的无心举动,或任运自在的动作,而非凡夫情识之所取者。 《从容录》第三则中说“劫前未兆之机,乌龟向火;教外别传一句,碓嘴生花。”

标签:2018-11-27 20:43:25
龟谷鳖老佛系龟之佛喻——盲龟值浮孔

“盲龟值浮孔”。值:即碰上,遇到的意思,浮孔即指浮在水面,已经有孔的木头,故也有的写作“盲龟遇浮木。” 《大般涅般经》卷第二,寿命品第一之二中曰:“生世为人难,值佛也亦难。犹如大海中,盲龟遇浮孔。”故事说的是,一只乌龟,因为眼瞎在海底住了100多年了,这天正好海上有一块漂浮着的木头,在这样的情况下,它才浮出水面,但无论如何也钻不进木头的洞里去。以此比喻生世为人不易,值佛教之世也很难,好象大海当中,盲龟难遇浮木,即使遇上了也钻不进浮木的洞里去啊!

标签:养龟文化2018-11-27 20:40:26
龟谷鳖老佛系龟之佛喻——龟毛兔角

龟生毛,兔长角。本指战争的征兆。 语本晋?千宝《搜神记》卷六:“商纣之时,大龟生毛,兔生角。兵甲将兴之象也。”佛典称其有名无实。 《金刚经》颂“:如龟毛不实,似兔角无形。” 《楞严经》卷一“汝不着者,为在为无,无则同于龟毛兔角,云何不着”。 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二“如兔角龟毛,亦但有名而无实。” 《万善同归集》卷五:“何起龟毛兔角之心,作蛇足盐香之见!” 宋?何远《春渚纪闻序丹灶》:“但得之者,真龟毛兔角,而为之致祸者,十八九也。” 清钱谦益《鼓吹新编序》“良自知龟毛兔角,非道人所当滞淫。”亦省作“龟毛”。 元?袁桷《杨花曲》诗:“辛勤掇拾不敢弃,愿刮龟手同作毡。 宋?苏辙《荣城集》十二答孔平仲之二:“龟毛兔角号空虚,既被无收岂是无,自有真无遍诸者,灯光何碍也嫌渠。” 本来,龟没有毛,兔没有角,这是常识。“龟毛兔角”有时省作“龟毛”或是“兔角”,比喻不存在的东西,不可能的事情,有名无实,谓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的东西。

标签:养龟文化2018-11-27 20:38:34
龟谷鳖老佛系龟之佛喻——龟不慎言

在《法苑珠林》卷八十二中,记载一个有关乌龟的故事,来比喻慎言的重要。 于阿练若池水边有二只雁与一乌龟为友。后来池水于涸,二只雁便提该“现在此池水涸竭,我们的乌龟朋友必受大苦。” 二只雁商议后,就对乌龟说:“这池中的水涸竭,不妨你衔条,我等各衔一头,把你带到河水充足的地方,但是你要谨记木之时,千万不可以开口说话。” 乌龟很感谢雁鸟,果然就衔着木杆,让雁鸟带着它飞起来经过树木上空时,许多孩子看到了这个奇景,都拍手追着说“来看啊!两只雁衔着乌龟呢!” 乌龟听了很生气,就回骂“干你什么事!” 话还没说完,就掉到地上摔死了。龟以不慎言而遭祸,比喻警戒慎言的重要。这是比喻凡夫愚顽,常以不慎言而遭口舌之祸。佛陀以此来教诚弟子须慎言,以免招来祸患。

标签:养龟文化2018-11-27 20:35:02
宠物龟小乌龟蜱螨寄生虫病症状、病因、防治办法

宠物龟小乌龟蜱螨寄生虫病症状、病因、防治办法,[症状]:该病是由于蜱、螨寄生于体表的柔软部分如眼、鼻、脚趾间及肛门附近,龟受蜱、蜗困扰而发生的以全身不适、烦躁不安为特征的疾病,但不会引起龟的死亡。病龟期初体表无特别明显异常症状,活动、吃食都正常。当环境差、体质差有应激反应时,龟才会出现一些特征,如外形消瘦、嗜睡、厌食、脱水和腹泻,也有些个体到死亡前也无症状表现出来。

标签:宠物健康养龟常识乌龟疾病2018-11-07 23:10:15
宠物龟小乌龟钟形虫病_枝虫病_吊钟虫病症状、病因、防治办法

宠物龟小乌龟钟形虫病_枝虫病_吊钟虫病症状、病因、防治办法[症状]:,在龟龟体表肉眼能见到病龟的四肢、背、腹甲、颈部等处呈现一簇簇白毛象絮状物,呈黄色或土黄色,严重时全身呈灰白色。在水中不像水霉那样柔软飘逸,有点硬翘。如用显微镜检查白毛,可以辨认是钟形虫类的原生动物附在龟体表形成的,而不是菌丝体。这点与白斑病、肤霉病有显著区别。

标签:宠物健康养龟常识乌龟疾病2018-11-07 22:24:14
宠物龟小乌龟白斑病症状、病因、防治办法

[症状]: 开始在龟的背甲、腹甲、头颈、四肢和裙边上出现小白点,接着扩大成白色斑块,出现白云状病变,病灶在水中呈现出肉眼可见的棉絮状,手摸有滑腻感。活动缓慢,最后停止摄食,消瘦无力,漂浮于水面,难以下沉到池底,行动困难,严重时部分病灶,伤口充血或者溃烂,最后衰竭而死。

标签:宠物健康养龟常识乌龟疾病2018-11-07 22:07:13
上一页 下一页84835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  • 微信扫一扫进入
    微信公众号
  • 抖音扫一扫关注
    抖音号:Turtle.Sir
  • 微信扫一扫进入
    微信官方商城
公众号:龟谷鳖老
长按保存图片,微信扫码关注
抖音号:龟谷鳖老
长按保存图片,抖音扫码关注
小程序商城:龟谷鳖老
长按保存图片,微信扫码快解访问